加入我们
三层膜冷棚通过多层覆盖薄膜增强保温效果,其核心在于合理设置三层薄膜的位置、间距和固定方式,以形成空气隔热层,减少热量散失。具体使用方法如下:
1官网
薄膜选择与准备
薄膜类型:优先选用多层共挤棚膜(如三层共挤PE膜),其物理机械性能优于单层膜,外层具防老化功能,内层具流滴性,能延长使用寿命并减少冷凝水滴落。
厚度匹配:
有效使用期16–18个月时,厚度选0.08–0.10mm;
使用期24–36个月时,厚度需0.12–0.15mm。
尺寸计算:薄膜宽度应比冷棚实际宽度多1米(棚宽≤7.5m)或10米(棚宽>8m),长度需比棚长多5米,确保覆盖余量。
三层膜安装步骤
一膜(外膜):覆盖在冷棚骨架最外层,需在低温无风时段(如清晨或傍晚)铺设,均匀拉紧避免横向皱纹,防止温度变化后收缩破裂。固定时用卡槽和压膜带,间距约1米一道。
二膜(中层保温膜):距外膜下端20–30厘米处架设支撑(如竹竿或热镀锌方管),薄膜两端重叠10厘米并用铁夹夹紧,底部用土压实,形成第一层保温空气层。
三膜(内层小拱棚膜):在二膜下方作物上方加设小拱棚,拱架高40–50厘米,覆盖0.02–0.04mm薄地膜,直接保护植株。若温度进一步降低,可临时在植株上直接覆盖薄膜。
关键操作要点
安装时机:建议在10月中下旬扣膜,避开高温季节以延长薄膜寿命。
正反面区分:多功能膜需确认正反面,外侧为防老化面,内侧为流滴面,错误安装会降低效果。
维护与修补:定期清理薄膜尘土,避免化学药剂接触;发现破损及时用透明胶带粘补。
温度管理:白天升温后需通风,从下层到上层逐层打开薄膜;降温时由上层到下层关闭,避免温差过大导致结露。